我公司代理的部分品牌:
注:湖南省益阳市概况,益阳简介:
益阳位于东经100°43′02〃--112°55′48〃、北纬27°58′38〃--29°31′42〃之间,东西最长距离217.5公里,南北最宽距离173.3公里。从地图上看,象一头翘首东望的狮子,雄居湖南省北部,资江中下游,收揽沅、澧两水尾间,背倚雪峰山脉,面朝洞庭湖烟波。市境北临长江,与湖北省荆沙市隔江相望,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和怀化市接壤,南与娄底地区毗邻,东和东南紧靠长沙市,东北与岳阳市水陆相连,城区距长沙市70公里。
益阳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早在6000多年前,西部的丘溪山麓和北部的洞庭湖平原,已是我们祖先牧垦巡守之地。春秋、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,秦初(一说西汉初年)置益阳县,属长沙郡,后经历代隶划,益阳之名始终未变。1949年8月益阳全境解放,成立益阳专员公署。1994年3月益阳撤地建市。悠久的历史,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。据《益阳县志》载:“相传屈原作《天问》于益阳之桃花江”、“屈子钓台”、“天问阁”等遗址,至今尚存。“以客高祖定天下”的汉代太中大夫陆贾,两次途经益阳“出使南越,说尉陀称臣”,陆贾山因此而得名。这里曾是魏、蜀、吴三国争雄的主战场,诸葛井、关羽濑、鲁肃堤、马良湖、甘宁垒等遗址依然可辩。南北朝时的赤松亭(南县),唐时的白鹿寺、广法寺(市区),宋时的三圣庙(市区)等,均具有一定规模。明、清出现的九宫、十八庙(市区),跃龙塔(桃江)、斗魁塔、三台塔(市区)等古建筑,至今保存完好。益阳人文荟萃,唐代诗僧齐己,明清朝臣文士郭都贤、胡达源、陶澍、胡林翼、刘集勋、罗绕典、黄自元等名扬后代,清代籍隶益阳的士子,先后录为进士者有34人之多。现代周扬、周谷城、周立波等光耀文坛。教育十分发达。最早的松风书院(桃江县)始建于明代,龙洲、箴言、庆洲、琼湖、南洲、崇文等书院,在三湘学史上影响较大。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,增添了益阳的美丽。洪山竹海气势磅礴,堪与全国40大景观之一的蜀南竹海相媲美;水上桔城沅江市被称为“东方威尼斯”,境内夕阳沙洲、无边芦荡、万亩荷花、百里桔园等景点,错落有致;位于安化县境内的高峡平湖---柘溪水库,景色幽、秀、雄、险。市区梓山风光旷远幽深,秀峰公园明洁秀丽,裴公亭(为唐宰相裴休读书之所)临江而立,栖霞寺(明代建文帝落发为僧之处)掩映在会龙山公园的参天古树之中,还有磨刀亭、碧津渡等三国遗址,处处让人留连忘返。